经典老剧接连翻红:是新剧不给力还是观众太怀旧?
2021-08-07
首页微信精选经典老剧接连翻红:是新剧不给力还是观众太怀旧?



是否还记得上一次掐准时间、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电视剧播放是什么时候?


这种体验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。在线视频市场火爆的今天,看剧逐渐突破具体时空的限制,生长出新的变化。不过,虽然在电视机前等着开播的记忆渐渐走远,但和那段记忆紧扣的无数老剧,似乎不曾离开。


近些年,“刷老剧”成为一种惯常现象。电视台的反复重播,视频网站里居高不下的观看热度,社交媒体不时冒出的讨论话题,都体现着观众对经典国产老剧的钟爱。


这个夏天,不论是#家有儿女刘星家到底多有钱#的热门讨论,还是因为模仿“紫薇”而在短时间内涨粉几十万的抖音博主“夏紫薇”,都在继续印证着国产老剧的强大影响力。


本期全媒派(ID:quanmeipai)将聚焦古早国产影视剧在大众文化视野中经久不衰的现象,追溯记忆,链接当下,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变化。


永远年轻的“紫薇”和“小燕子”们


“我姓夏,名叫夏紫薇,我娘名叫夏雨荷……”前不久,抖音主播“夏紫薇”在直播间模仿“紫薇”失明、跟“小燕子”连麦的视频片段在网络上广泛传播,高度还原的扮相和声音,让人又想起“每年夏天都要看”的《还珠格格》。


尽管离在电视台首播已经过去20余年,《还珠格格》依然没有被大众遗忘,从热门话题到鬼畜混剪,从表情包到短视频模仿秀,互联网冲浪的各个地方,总有“紫薇”“小燕子”的身影。


图片来源:新浪微博


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不少经典电视剧身上。典型如《家有儿女》《情深深雨濛濛》《仙剑奇侠传》《武林外传》,这些情景、古装、仙侠、偶像等类型剧的佼佼者们,在播出多年后仍以不同形式活跃在媒介里。


最老生常谈的方式就是反复的重播。86版《西游记》开播至今已经重播了3000余次,《还珠格格》重播了2000余次,无数经典老剧都是各大卫视的“常驻嘉宾”。在反复播出的过程中,这些剧也塑造了大众的情感记忆。


让人不断想起经典剧的,还有翻拍。金庸武侠、四大名著,都是翻拍的常见选择,全媒派在《重映、翻拍、续作:文化产业的“冷饭”如何越炒越香?》中也讨论过相关现象。


被翻拍多次的《神雕侠侣》。图片来源:豆瓣


不过,经典国产剧的翻拍很少能够超越原版,还一度成为烂剧重灾区。翻拍通过快速呈现经典文本唤起受众情怀,不能被永续存留,还会造成“记忆黑洞”和“经典传播形式的断裂”,所以也无法在观众中形成共情。[1]但有些时候,翻拍剧的播出会带动观众对原版的“考古”。


随着视频播出渠道的变化,IPTV(交互网络电视)、OTT(流媒体)等介入市场,还有综艺、电影等其他节目内容形式的发展,老剧仍然在新渠道中持续被呈现。


比如视频网站买版权、高清修复,还有以《王牌对王牌》为代表的“考古”类综艺,都让经典影视文本频繁现身于大众内容消费的主流视域中。


图片来源:微博@王牌对王牌


另一方面,大众也成为新的生产主体,受众参与式文化作用到经典影视剧的再现和重构中。


几年前,随着表情包文化的风靡,古早影视剧中的人物表情、台词截图成为经典素材,被广泛用于网络社交的各个场景中。尽管流行表情包更替得很快,但经典影视剧中的名场面表情总是能保持热度,区别或许只在素材是洪世贤、何书桓,还是福尔康、刘星。


图片来源:微博


类似的解构式创作,也表现在不同类型的视频中。在B站的影视、鬼畜区,《武林外传》《亮剑》和《甄嬛传》等老剧都是重要的素材,二创、解说更是不少人的内容消费选择。


除了二次创作外,受众也在反复观看的基础上,结合现实对具体文本进行解读和重构。多年后回看,才发现何书桓居然是“渣男”,杜飞则变成了反矫情高手,《武林外传》可以教会你如何对抗内卷,《我爱我家》中的“葛优躺”还成了年轻群体丧文化的代表符号。


综艺节目《演员请就位》。图片来源:腾讯视频


在新的媒介形式下,经典影视剧经由更碎片的传播方式进入公众视野,被重新认识和解读,旧内容也变成了新内容。同时,无处不在的老剧碎片反复提醒和加固着记忆,让人有了重新观看的欲望。


童年回忆,怎么就越走越近了?

 

经典的文本与新鲜的解读


在记忆转瞬即逝的互联网时代,电视剧反而历久弥新,观众“考古”成风。这种古早剧集超出长尾效应的背后,首先是影视剧作品本身的力量。


现在依然活跃在大众视野中的经典国产老剧,大多在其首播年代就是有重大影响的“爆款”。1998年,《还珠格格》首播,创造了国产电视剧新的收视纪录,成就了电视台、编剧和主演。


当然,让人反复回味的影视剧,经典之处不单在流量和数据的丈量,更在文本自身足够的独特性和丰富度,而这正是被不断解读和重构的基础。


这种独特性表现在通过电视剧创造了被识别的符号,比如狗血的剧情、奇葩的角色或尴尬的台词桥段。


《还珠格格》中紫薇的台词雷倒一片观众。图片来源:腾讯视频


独特性还在于剧集本身一定的开创意义,不论是类型还是叙事文本、人物设定,都是此后不少剧集的母本。比如当年的《怀玉公主》《刁蛮公主》等,里面的女主角都有曾打破传统想象的“小燕子”的影子。


这些独特的人物和情节,成为反复解构再重构的素材。经典老剧的截图、衍生的表情包、短视频里的人物模仿秀等,都有迷因在发挥作用。


《编辑部的故事》中犀利的台词为网友称道。图片来源:微博@盈盈


丰富性则是更深层次的维度。近年人们常谈论的古早电视剧,集中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10年代之间,这正是国产电视剧从精英文化中抽身,转向迎合大众审美,开始不再追求统一的文化价值,而是更加往成熟商业体系发展的时期。[2]


加上专业创作者的努力,这一时期的作品常有更细密、精致和多元化的表达体系,经过时间的检验,依然能够被成长起来的新旧观众所认可,并且派生出更多元的理解。


被选中的“流量密码”


回到呈现渠道层面,经典国产老剧的跨时空“在场”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。


如前所述,这些剧集大多是爆款出身,自带观众基础和热度,在当下也逐渐IP化。“低成本、高成效”的前景,给了市场消费经典的空间,老剧们也就成了不同播放主体共同选择的“流量密码”。


例如《还珠格格》之于湖南卫视,在2018年解决版权纠纷复播时,《还珠》三部的收视效果均在前列。


2018年《还珠格格》播出时段卫视TOP20收视表现。图片来源:CMS媒介研究


即便是如今爱优腾芒、B站等视频网站激烈竞争的阶段,已经自制或购买了大批新剧的平台也不忘将经典老剧收入囊中。


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新的体验,大批老剧有了高清修复版本,弹幕、reaction视频等新功能或新形式,都满足了观众对“共同在场”看老剧的期待,也带来了新互动形式下更合乎网络传播特点的解读。


图片来源:腾讯视频


除了专门的播放渠道,老剧也经常出现在其他内容形式和社交媒体平台中。除了观众自发的表达,平台也抓住商品化、符号化的消费特征,主动发起关于经典老剧的各种讨论,“剧组重聚”也可能成为特定综艺和晚会的卖点。


事实上,经典老剧的力量在世界范围内都通用。全球播放次数超过千亿的《老友记》,是20年前全球流行文化的符号,至今仍是世界范围内不少年轻人的心头好。在被HBO MAX高价买下独播版权之后,这个经典IP也为这家流媒体带去了明显收益。


《老友记重聚特辑》。图片来源:腾讯视频


在更开放的观点市场、新的社会评价体系中,电视媒介与消费文化结合,老剧能被赋予新生命。不过,流量为导向的媒介怀旧营销,也不免出现过度消费、断章取义的现象。当经典作品的剩余价值不断被压榨,观众也不会一直买单。


集体的记忆与个体的放松


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在1925年首次提出“集体记忆”的概念,认为集体记忆是社会建构的,并且服务于当下需要。[3]提到老剧时,人们总会想到特定的场景:电视机前、和家人一起、夏天、冰西瓜……


作为书写大众文化的文本,电视剧始终和更广的受众、更真切的生活联系在一起。英国学者罗杰·西尔弗斯通在《电视与日常生活》中提到,电视媒介有微观性、家庭性、植入性和转换性。电视建构了“日常仪式空间”,打开电视就进入了这个空间,日常生活的文化得到强化。[4]


今天,当守着电视机观看的仪式难再现,人们则通过观看老剧来链接特定的文本记忆,以及和文本相关的仪式空间,收获其他影视剧或文本无法提供的体验——一种对家庭、生活、日常和微观的心绪补偿。
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
这也符合麦奎尔等人在“使用与满足”理论对电视剧心绪转换效用的解释,缓解生活压力和负担,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。[5]对于受众来说,和大多的“互联网考古”行为一样,对老剧没有新文本的期待,更多是陪伴和放松需求。


另外,大众对国产老剧的热情,不仅在记忆本身,还在于它的前缀——集体记忆的载体。


前互联网时代,电视是文化和娱乐消费的重要媒介,诞生了不少雅俗共赏、老少皆宜的大众文本。在今天,观剧渠道、剧集类型和数量更多,内容消费选择更多,分众的趋势下,经典老剧成为了少有的集体记忆符号。


于是,不论是通过什么渠道收看或讨论,老剧都是群体共享的文化体验。而通过表情包等新形式的挪用,老剧也成了网络交往的“社交货币”,构建社交网络时代特定的亲密性。


一直在讨论,一直在确认。图片来源:知乎


怀旧背后,圈层爆款取代全民爆款


老剧热度不减的背后,也能看到当下影视内容市场的新变化。


“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喜欢看老剧?”在豆瓣、微博、知乎等平台的类似问题下,最常见的回答大概是:因为找不到可以看的剧。


这背后是一组现实矛盾:


从数量和类型看,国产影视剧在曲折中迈向产业化、精细化的发展阶段。去年的《隐秘的角落》带火的悬疑短剧,今年《觉醒年代》等主旋律电视剧备受欢迎,都是积极的信号;


不过,从观众评价、市场成绩等维度看,这两年的剧集市场则略显疲软,甚少出现大众传播意义下的全民爆款,更多是圈层爆款。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,可能不再是影视剧,更难是同一部剧集。这个背景下,曾是爆款的老剧,依然有不俗的表现空间。


观众在影视剧消费上表现出普遍的怀旧心态,是电视剧工业发展、传播媒介变化、大众观念和内容消费变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
近十年,受互联网和粉丝经济发展的影响,影视剧呈现了更多样态,IP、流量、周边等带来更综合的发展。“雷剧”和“神剧”少了,但剧集也陷于类型化、模板化的桎梏。


与此同时,随着技术进步和媒介变革,传统电视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。在三网合一等更丰富形式的影响下,电视剧特定时空下的媒介形态特征被打碎,电视媒介时代的大众性也不可避免地被消解,似乎很难再有真正进入千家万户的剧集。


网络视听领域稳健发展背后,也是更分众的选择。图片来源:《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》


这也是文化生产变化的缩影,正如戴锦华教授在讨论电视剧变化时曾提到的:流行文化、通俗文化、大众文化的一个变化——在处理任何一个大众流行文化的对象时,已经很难在一个共鸣、共识、通感的意义上来讨论。[6]


注意力的分散、个人审美的多样化让影视内容市场的全民爆款变得愈发稀缺。


网络传播形态的作用,加上倍速播放、短视频等形式的影响,全情投入完整的电视剧语境不再容易。同时,综艺、电影、纪录片等其他节目形式的火热生长,更多文化消费形式的出现,都可能分流原有的电视受众。而随着观众有更丰富的内容消费经历,其对影视剧的需求也变得更具体、精细。


多种因素的影响下,如果拿20年前经典剧集们的大众性来比较,如今的影视剧的确很难再现类似“全民爆款”的景象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反复观看讨论经典老剧,是在熟悉的影像中链接远去的电视剧仪式,在个人与集体、流行与怀旧、真实与想象之间,获得某些自我确认。


影视剧行业的发展似乎难以一言以蔽之,形式在变化,内容不会消失。不妨把当下作为起点,或许在很久之后会发现,此时的怀旧其实是新开始。毕竟谁也不知道,20年后,眼下的新剧,会不会成为经典呢?


【今日互动】


你最喜欢的一部老剧是什么?你最喜欢这部剧的理由是什么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~


参考链接:

1.周婷婷:经典影视翻拍:集体记忆下的怀旧再现[J],中国报业,2019(10):44-45。

2.新京报书评周刊:《国产剧40年:从精英主导到大众狂欢,我们终究还是怀念老剧》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XNKkMkLb5Q2CHKcTBno9fw

3.[法]莫里斯·哈布瓦赫:《论集体记忆》,毕然、郭金华译,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2。

4.张兵娟:电视仪式传播:理论、范式与研究视角[J],新闻爱好者,2016(01):57-61。

5.郭庆光:传播学教程[M],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1999。

6.戴锦华 宋方金 刘江 全勇先:讨论中国电视剧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_eAl2EbIh0mZ14P9xxCDl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