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娱第一毒舌,怎么怼不动了?
2021-10-12
首页微信精选内娱第一毒舌,怎么怼不动了?

点击上方蓝字“青年文摘”

右上角“...”点选“设为星标”

添加标 不再错过推送

每天 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~

作者:晕车车

来源:电影爬虫(ID:film5252)



去年,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的衍生专访节目《定义》,小火一把。


采访者易立竞,和节目中的14个姐姐面对面,进行深度采访。


易立竞在节目中的各种灵魂拷问,愣是让许多姐姐接不住招。


她也问出了很多观众好奇的犀利问题,感觉像是“撕破了虚伪的社交假面”一般直指核心。


比如,对万茜连环提问:“想不想红”“参加综艺是不是为了红”……



万茜的回答比较官方,说自己不太愿意参加综艺节目,易立竞冷冷地提醒她:


你刚才说没有参加过这类的节目,可你参加过《舞林大会》,还是两届。


哪怕会造成“场面一度很尴尬”,易立竞依旧没有给被采访者留任何情面。


在明星越来越好当的当下,易立竞这种冒犯式提问确实会让人觉得刺激和新鲜。这档节目,也让易立竞变成一个话题人物。


人们翻出她以往的采访节目,发现原来这个女人一直都是这么单刀直入,好像根本不怕得罪人。


很多明星在她面前败下阵来,显得不是很“体面”,连善于诡辩、巧舌如簧的郭敬明也被吓得频频战术性喝水。



很多人开玩笑地说:易立竞是令半个娱乐圈都闻风丧胆的女人。


群众苦艺人“面具”已久,易立竞的这些采访,满足了一些人想看明星真实状态的心理,自然会火。


到了今年,《披荆斩棘的哥哥》也搞了个专访《定义2021》。


主持人还是易立竞,只不过,效果却不太行了,播出之后,一片质疑之声。



虽然,节目仍在不遗余力地渲染易立竞的犀利和难对付,每个哥哥在被采访前也都表现出好像很怕她的样子。



但看了节目后会发现,面对哥哥,节目组虽然请来了易立竞来采访,但明显是“手软”了。


首先是访谈形式,不再是像姐姐那样的一对一,而是一对多,没法针对一个人深入提问。


其次,也不是纯访谈,而是安排了一些项目和任务,更像是一档以聊天为主的娱乐综艺。



而这种综艺感较强的画风,也让易立竞的局限性显露了出来。



易立竞一向给人的感觉是严肃、不苟言笑的。


记者出身的她,做人物采访前,往往会做足功课,然后给采访对象预设一个立场,没完没了地揪着这个“预设”,打破砂锅问到底


似乎采访对象不说出她想要的回答,就是一种不真诚。


如此目的明确的采访,显然会让被采访者感到很不舒服。


比如,她给万茜预设的就是“想红,但一直没红成”,当万茜否认的时候,她就会步步紧逼,非得要到一个答案。


她采访周杰,给周杰做的预设是“较真,在意别人的看法”,所以不管周杰怎么表达自己的豁达,不在意所谓的人情世故与舆论关注,易立竞还是在最后总结:周杰仍然需要被认同。



周杰听到这样的话,可能会长叹一声:自己所说的一切,易立竞根本就没听进去。


易立竞先抓住人物身上最矛盾的一点,然后预设立场,使劲提问的方式,注定会让采访看起来有点硬邦邦,碰到比较有防备心的嘉宾,会产生令人尴尬的对抗。


但这也是易立竞一向秉承的方式,她说:


当我问一个明星问题时,如果明星对我说我们可以不要聊这个了吗,我就知道这才是我们要聊的内容。



当然,她的“审问式”采访风格,虽然未必能让被采访者说出多少真正的心里话,但那种冒犯性还是能制造一些话题,带来一些信息。


如果她是在做一档深度访谈节目,她的招数在很多时候是有效的,不管怎样,只要她能问出一些有价值的内容,节目就能算是成功。


但可惜的是,《定义2021》没有准备让易立竞做深度采访,是让她做主持人,而不是采访者


或许是去年的节目遭遇了被下架等风波,明星们的团队已经害怕了易立竞的犀利,而节目的热度又需要她的犀利,所以,节目的名字还是叫“定义”,但内核其实早就变了。


所以,易立竞的“审问式”采访就被限制了。


而舍去了审问之后,易立竞还剩下什么?


节目中能得出,她过于严肃,没有多少综艺感,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不够强,因此没法胜任主持人,达不到圆滑、有共情等要求。同时,她的思路比较局限,常常会显得有些“不聪明”。


比如,有一期节目是采访三位大湾区哥哥。


其中一个环节是转瓶子,转到谁,谁回答,要求回答出五个答案。


瓶子转到谢天华后,林晓峰问他,是不是从来没想过退休?


谢天华反问:五个答案吗?


林晓峰马上说:一个也可以。



易立竞却说:当然不可以了。



于是,这个好问题就作废了,变成了“谢天华最常对孩子说的五句话”,节目画风也从“披荆斩棘的哥哥”变成了“亲子育儿调查问卷”。


说白了,《定义2021》已经不是一档采访节目,不是在定义,而是在“互捧”,问些无关痛痒的问题,就结束了。



这样的节目,何必请易立竞做呢?


节目想要流量,又怕得罪人,结果只能是招来许多差评。


记得上一次易立竞出圈,应该是在《吐槽大会》上,审问式的吐槽,让人惊叹:这也能说?


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,这档节目的最后,杨天真说,她要签约易立竞。



也就是说,现在的易立竞,已经不单纯是一个记者、一个新闻人了,艺人的身份属性已经存在于她的身上。


所以,你可以看见她频频出现在一些综艺和广告里,但是效果并不好。当她在广告里出现,还是用“审问式的发问”来冒犯消费者,其实是很容易引起反感的。



明星也就罢了,双方是利益关系,公众人物面对再尖锐的采访,也多少会有心理预期,但普通人凭什么买个东西还要被“审问”一番呢?


而这种审问其实是最简单、无效的一种圈套,你可以问我,我也可以反问你。当审问的基础不存在的时候,便不存在信息沟通,只剩下单纯的抬杠。只要你更敢问,你就赢了。


面对“为什么要签约给杨天真”的提问,易立竞是这么说的:


新闻人和提问者的角色只是我其中的一个面向,希望签了经纪公司后,有更多的机会,让我呈现出其他方面。



你信吗?我不信。


到别人问她尖锐的问题时,她的答案并不能算太真诚。


明星张萌说,易立竞在做人物采访的时候,准备资料用了一百多张A4纸,轮到自己要签约这种重要的事情,她能不好好了解一下杨天真及其公司吗?


如果她了解,肯定会知道杨天真擅长的是消费热点,而不是创造内容。


所以,易立竞也一定明白自己全新的身份属性需要自己做些什么,也一定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去做这些事情。


她一定会在各种各样的场合继续保持着这张冷面,继续问出一个又一个尖锐或只是看上去尖锐的问题,但她真的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吗?


当然不是,答案她早就已经知道了。关于别人,也关于她自己。



▽ 更多推荐阅读 ▽


一群男子在KFC蹭吃蹭睡被曝光,背后故事扎心:人生不会再重复,愿你不枉此生


又是“验证码输入有误”,我看它就不想让我登录!


青年文摘视频号,给你的生活添点料

聊热点 听故事 涨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