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语乐坛这回真完犊子了?!
2021-12-14
首页微信精选华语乐坛这回真完犊子了?!
近日,微博上一条叫“华语乐坛”的热搜,登上了热搜榜的前列。


点进去一看,是腾讯音乐娱乐盛典的现场视频,以及今年新出炉的10大热歌榜单,基本都属于作者名字你几乎没听过,但副歌一响,你就能跟着哼的程度。


虽然只是腾讯一家统计出来的,但是窥一斑可知全豹,所以才有那条热搜,无一例外的,都在喊“华语乐坛完了”。


有趣的是,在这条热搜之后,另一条热搜也冲上了榜二,而周杰伦正是这个娱乐盛典的表演嘉宾之一。


真是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
年度10大热歌究竟怎么样

总的来说,这10大热歌还是当得起大家对它们的评价的。


把这10大热歌整个听了一遍之后,它们的作曲思路基本就很清晰了,就两个精髓:

a.套其他歌曲好听精华的旋律部分;

b.用a的那一部分精华,在那几套万能和弦里,通过简单的重复、模进(绝大部分是下行)发展出整个段落。

这都不需要有什么高明的作曲技法。

a往往只是截取一点点其他歌曲的碎片,稍微改改就可以拿来用,甚至一个没音乐基础的人也是能做到的(这样的往往容易把某几个音改得很奇怪很难听)。


这种程度构不成抄袭,但是你在听到这些歌的时候,总会有一股强烈的:这几句感觉很熟悉,好像在哪听过,但是后面那个地方好难听……这样的感觉;

b也没什么难度,以前我们就说过:所谓万能和弦,就是根据大部分人正常的听觉习惯,总结出来的走向,在这个框架内,很容易就可以发展出还算顺耳的旋律,听完上句你就能猜到下句,乃至整首歌大概什么样了。

这10大热歌,除了《沦陷》,其他的歌大部分段落都符合这个规律。

而与之简陋粗糙的作曲相匹配的,是同样初级浅显的歌词。

这几首歌的歌词,基本都有一个核心的通病:无病呻吟,故作深沉,看似感天动地,实则满是矫情尴尬。

也难怪网友们毫不留情地直接吐槽,精准打击痛点。

 

它们究竟是怎么火起来的?

分析完这些歌曲的创作特点之后,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也出来了,很显然,这些歌基本上是对准了以下3个群体:

a.年龄不大、审美未成型的学生群体。
b.将音乐多用于娱乐,而不是用来欣赏的群体;
c.年纪比较大,更喜欢听偏老、偏旧旋律的长辈群体。

而歌曲之所以能够精准地推送给这些群体,离不开以下3个原因:

平台推荐

先来问一个问题:每天在各大平台上架的歌曲那么多,为什么要优先推荐这几首歌?

其实经过这几年网络大数据算法的演算,每个群体喜欢什么样的口味,各大平台基本上是摸得一清二楚了,哪些歌最有潜力爆火,就先推哪些。

歌曲上架前的人为评估,上架后的算法推荐,可以迅速地使这些作品,在特定群体当中扩散开来,形成蝴蝶效应。

这种现象,在年纪相对大一点的人当中,非常明显。

恰好这10大热歌里就有一首是由长辈群体为核心驱动的——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》。


凭借着一些常见于上世纪70~90年代的情歌中常见的旋律动机,加上少量民歌小调的转音,地域故事性较强的歌词,这首歌深受长辈群体欢迎,但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,恐怕今年春晚之前,脑子里都是查无此歌的状态吧?

今年这首歌上春晚的时候,家母立刻反应说:哦~这首歌,挺火的这个。

而我的反应是:这是个啥?完全没听说过呢?


但是旋律一出来我有印象了。“是不是因为那里有”这句,我在我爸刷小视频时,无数次听到过高度相似的“是不是我们都不长大”,后来一搜,就是同一个唱作人。

这种对歌曲认知上的巨大断层,恰好反映出了现在的算法机制规律。
 
智能手机的普及

现在上至老年人,下至小学生,智能手机基本上人手一部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歌曲的传播。

过去听歌可远没有现在那么方便。

我小时候听歌全靠光碟,一边欣赏mv,一边听歌,MP3都属于稀罕玩意儿,年纪大一点的长辈,更是很少用电脑、MP3这些东西,他们还是更习惯光碟,还有的干脆就是在收音机里随便听听,不会专门去寻找某些歌把它存起来。

但现在不一样了,智能手机人手一台,想听什么歌一搜都有。我妈连微信都玩不明白,刷抖音倒是熟门熟路,还会时不时在朋友圈分享一些歌。


这和十几年前根本不可同日而语,也让原先那种相对分割的市场群体全部连在了一起,市场一大,产生的效益往往也是以点带面的,尤其是在学生群体当中,都喜欢跟风、模仿。

现在回想一下:咱们小时候,是不是也跟风听《老鼠爱大米》《两只蝴蝶》《香水有毒》《求佛》?

不过当年这些歌虽然也火,可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什么10大热歌,这正是因为那时候依然是传统的传播方式占据主导,这些歌无法大面积形成气候。

而现在不同了,人人都用智能手机搜索、下载,意味着,这些都是可以直接计入歌曲播放量、下载量的,同时这种机制也对歌曲的传播,起到了极大的加成。
 
梦幻联动

观察这10大热歌,我们会发现,这些歌大都发迹于小视频平台。

这表示着:这些歌也许在音乐层面槽点颇多,但是和视频高度绑定,必须用它做小视频的配乐,这种1+1的结合,往往能掀起远大于2的传播大潮。

当你听到某个旋律,脑子里已经自动匹配了某个画面,就比如“就算是天定的良缘也会有辛苦~”,你就立刻想到一个人在街上故作享受地跳着走路、转圈。

这种情况下,歌曲就是拿来“用”的,而不是“听”的。


这10大热歌里,有几首也不乏这种情况,他们其实是为了拿这些歌拍小视频,至于歌曲质量如何,那是很次要的事情了。
 

华语乐坛真的完蛋了?

在这几年一言难尽的市场榜单上,很多人眼里的华语乐坛,可谓是每况愈下,其实很多知名的歌手早就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:


我也一直在思考,很多人都说“华语乐坛完蛋了”,真的是这样吗?

其实也不尽然。

“热歌”从来都≠“好歌”,好歌也不一定就“热”。乐坛从不缺乏好的创作者,好歌一直都有,而且很多,并且会越来越多。

前两天我拿手机放小柯的《北京秋天的黄昏》,我妈听见过来问我:“这什么歌?还挺好听的。”而这首歌QQ音乐评论不到200,收藏1w+,连10大热歌的零头都够不上;有一次我放小柯老师的《日子》,我爸听见跟我说:“这是张大民那首歌吧?”然后还跟着哼唱了几句。


真正的好歌不一定要靠什么榜单来证明自己的价值,但是一旦被人发掘,人们会发自内心地喜欢;并且好歌是要时间去检验的。

不看一时的蜗角虚名,也不靠粉丝喊口号造势,是真正时隔多年后,还有没有不是粉丝的普通听众能记得这首作品,愿意听它。

小柯老师那个年代是这样,今日亦是如此。

事实上,如今才是有才华的音乐人最百花齐放的时期。主流里,大众的有邓紫棋、金玟岐、艾怡良、李荣浩、郭顶;小众的有裘德、魏如萱、丁世光、王诗安;各种优秀的独立音乐人、独立乐队更是层出不穷。

他们才是真正的新生代优质音乐人,他们也从没停止过创作。

从这个角度去看,有这些优秀音乐人创作这么多好歌,华语乐坛怎么着都不会“完蛋”。
 

其实还可以抢救一下

不过那些高呼“华语乐坛完蛋”的人也并没说错。

因为这些人的这些好歌,你在榜单上极大概率是听不到看不到的,而大部分人了解歌曲的渠道,往往是且只是“榜单”。

今年阿肆、艾怡良、金玟岐都发了新专辑,但别说听没听过了,恐怕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只是少数。因为她们的作品没有进榜单,即使进了也远没有享受到10大热歌那种推广力度。

小柯老师说过,流行音乐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。

现在的问题是:供方从未停止过供应好歌,但需方无法通过正常渠道,获取到这些好歌的信息,你想听好歌,只能自己另辟蹊径去找。除非是发烧友,不然普通人很少愿意花这样的精力去发掘好作品。

说人话就是:完蛋的不是乐坛本身,是传播机制。


这样的结果,就导致热歌(极大概率也是烂歌)挤占了大量的市场,造成了假象;而真正的好歌出不来,它就真的只是一首藏在深巷无人知的“好歌”,除此之外没带来任何增益。

这才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——

难的不是没有好作品,是怎么让这些好作品,呈现出它们本该呈现的生机?

(完)
文中图片视频均来自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