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金药对丨地骨皮与生地黄,治阴虚内热带下病,清热而不伤阴
2022-01-23
首页微信精选千金药对丨地骨皮与生地黄,治阴虚内热带下病,清热而不伤阴

导读:

本专题系列详细介绍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的精简药对,以飨同道。本期介绍地骨皮与生地黄的配伍,该药对主要用于治疗阴虚内热型的带下病,有清热而不伤阴的良效。

//////////



地骨皮    生地黄


主编/何庆勇


《 备急千金要方·卷六下》面药第九说:“ 治面疱,又方,枸杞根一十斤,生地黄三斤。上二味,先捣筛枸杞根,又捣碎地黄,曝干,合筛,空腹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久服颜如童子,秘之。”


【单味药效】

枸杞根,又名地骨皮,味甘性寒,归肺、肝、肾经,长于清虚热、除骨蒸,是治疗阴虚潮热、骨蒸盗汗的上品,常与知母、银柴胡等清虚热药合用。本品性甘寒,入肺经可清肺泄热,入血分可清热凉血,治疗肺热咳嗽,或血热迫血妄行等多种出血症都有很好的疗效。除此之外,本品味甘,清热的同时还能养阴生津,常与天花粉麦冬生地黄合用。


生地黄味甘,性寒,入心、肝、肾经,可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,多与水牛角、玄参、牡丹皮、连翘等清热药物同用,治疗热入营血导致的高热烦渴、神昏发斑等;也可与侧柏叶、艾叶地榆等合用,清血分热而凉血止血,治疗热证导致的出血证;此外因本品甘寒质润,可养阴生津,对热盛伤阴导致的烦渴多饮或阴虚生热导致的骨蒸潮热、大便秘结都有很好的疗效。


图:生地黄(图片来源《一起发现中医之效 家庭小妙招讲记》)


【配伍功效】

地骨皮味甘性寒,生地黄亦为甘寒药,都具有养阴生津,清热凉血之功,两药相配伍,不但增强药效,而且地黄具有补肾益气之功,对于肾虚精亏的带下病更有益处,此药对,主要用于治疗阴虚内热型的带下病,滋阴补肾,清热养营。隋代巢元方在《 诸病源候论·面疱候》说:“ 面疱者,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疱头如米大,亦如榖大,白色者是也。”可以看出面疱为风热邪气上攻于头面皮肤,外发成疱者。地骨皮与生地黄皆味甘寒,可以清热凉血,合用可以增强清热的力量,同时因为味甘,都可以养阴生津,防止清热而损伤津液。


【主治病症】

1.主治带下病。

2.面疱。


【参考用量】

治带下病:地骨皮 9~15g,生地黄 12~30g。

治面疱:黄酒调服,地骨皮 10~15g,生地黄 12~30g。


【临床应用要点】

枸杞根又名地骨皮,《本草纲目》中这样介绍:“枸杞之滋益不独子……根乃地骨,甘淡而寒,下焦肝肾虚热者宜之,此皆三焦气分之药,所谓热淫于内,泻以甘寒也。”加之地黄也是甘寒之药,所以二者配伍应用时,要注意剂量问题,以防寒凉直中。《 本草汇言》云:“ 虚劳火旺而脾胃薄弱,食少泄泻者宜减之。”《 本草正》云:“ 假热者勿用。”辨证的时候也要注意这类甘寒药的禁忌证

类方荟萃

1.地骨皮饮子(《太平圣惠方》)

组成:地骨皮二两,干地黄一两,人参一两,麦门冬二两,龙骨一两,黄芪一两。

功效:治肾中虚热,虽能食,小便数多,渐加瘦弱。


2.加味地骨皮饮(《医宗金鉴》)

组成:生地黄二钱,当归二钱,白芍二钱,川芎八分,牡丹皮三钱,地骨皮三钱,胡黄连一钱。

功效:治妇女经来内热。



登场书籍  

<备急千金要方>药对


本书详细地介绍了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的131个药对,包括每组药对的组成、炮制、单味药效、配伍功效、主治病症、参考用量以及临床应用要点,有些还有类方荟萃。所选药对组方简便,疗效确切

中医书院购书链接——


养生正道

版权声明



本文选自《<备急千金要方>药对何庆勇◎主编,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。全部图片所有版权图片,请勿盗图。

商业合作或投稿:cptcm2016@126.com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在微信有赞平台购书